手機移動端
微信公眾號
百度地圖
泉水的溫度高度當地年平均氣溫時稱為溫泉。溫泉旅游在國外已經成為發展成熟的旅游產品,國外將溫泉旅游稱作SPA。其主要涵義是以感受溫泉沐浴文化為目的,將原先單一療養的物化享受,提升到符合現代消費的文化和精神層面,成為一種以健康為主題、達到養生和休閑效果的時尚體驗旅游。溫泉旅游在我國已經有十多年的發展歷史,豐富了我國度假旅游產品的種類,美化了環境,增進了人們的身心健康,促進了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二、溫泉旅游開發現狀
(一)溫泉分布現狀
我國溫泉旅游資源豐富,數量大、種類多,據勘測,我國可供開發的溫泉高達2700多處,是世界上溫泉資源最多的國家之一。我國的溫泉資源分布并不平均,受地質條件的影響,我國寧夏、黑龍江和上海沒有可供開發的溫泉資源,而云南、西藏、廣東、四川、福建等省份則擁有大量的溫泉資源,加起來大約占到全國溫泉資源的70%多。然而由于溫泉開發意識或者力度不夠,一些溫泉資源豐富的地區并沒有形成一些知名的溫泉旅游景點。相反,一些溫泉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相繼建成一些具有品牌效應的溫泉景點,例如北京的小湯山溫泉和九華山莊等。
(二)溫泉整體質量較高
溫泉質量的評價通常以溫泉的水量、水溫和礦物質的含量來衡量,我國的溫泉資源大多出水量較大,大部分溫泉的出水量可以達到每天上千噸,基本能夠滿足游客的消費需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廬山溫泉,每天出水量高達5000噸;我國溫泉蘊含著豐富的礦物質,這些礦物質對人體皮膚有著較好的保健作用,我國大多數溫泉都屬于醫療溫泉的范疇。代表性的如惠州溫泉,其蘊含著30多種礦物質,在慢性皮膚病的保健方面具有顯著療效;我國溫泉的平均水溫也高于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溫泉。有的國家將溫度超過25度的泉水界定為溫泉,我國將這一指標界定在40度。以山東為例,山東省共出露溫泉18處,其中60%以上屬于中高溫溫泉。
(三)溫泉開發形式多元化
經過多年的溫泉開發,我國已經形成了多元化的溫泉開發模式,有代表性有以下幾種:一是觀光娛樂式的,這種模式就是利用良好溫泉資源,注入大量的休閑和娛樂元素,吸引廣大游客前來旅游和消費。在城市的周邊,這種溫泉形式非常常見,成為黃金周期間大批游客的旅游和聚集地。二是康體保健模式,我國其實早在漢代就已經嘗試了溫泉保健,一直延續到今天。這種溫泉開發模式充分利用溫泉中礦物質豐富的特點,開發諸多的康體保健產品,吸引游客來進行美體、養生、保健等康療活動。其客戶群體大多以有高消費能力的中老年游客為主,一年四季游客不斷,基本不受黃金周集中旅游的制約。三是科普教育形式,這種模式是利用豐富的溫泉資源,對觀光者進行地理知識和溫泉知識的科普教育,幫助其開拓眼界、親近自然,其客源主要以青少年群體課科考人員為主。四是綜合模式,這種模式集合了上述幾種模式的優點,集商務、度假、保健、體育等于一體,吸引中高端客戶,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三、我國溫泉旅游開發存在的問題
(一)溫泉資源開發的盲目性
溫泉是稀缺資源,受地質環境的影響巨大,具有地域性和分帶性的特點。因此,并不是每一個地區都有溫泉資源開發的條件。在溫泉資源相對集中的區域進行溫泉資源開發,應該統籌規劃、合理開發,形成聯動開發機制,最大限度的保護溫泉資源。然而有的地區溫泉旅游處于無序狀態,溫泉資源被過度開發,形成區域內的過度競爭格局,導致溫泉旅游產品質量大大降低。另外,溫泉開發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對原有的生態環境帶來一定程度的破壞,一些地區溫泉開發過程中大量的污水被隨意排放,污染了溫泉的水質量,造成了環境污染。這種短視行為并不鮮見。
(二)溫泉開發模式雷同
溫泉旅游產品具有地域性,不僅意味著溫泉旅游和當地的地質環境有很大關系,同時也和當地文化、歷史、風俗等息息相關,這也是溫泉旅游區分于其他產品,形成自己特色的主要因素。然而,我國大部分溫泉旅游產品大同小異,多限于療養、洗浴、休閑、娛樂等方面,缺乏對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造成溫泉旅游產品的辨識度不強、品牌認可度不高,產品缺乏特色和競爭力。有的地區在溫泉項目開發過程中沿襲房地產開發的思維,注重建筑外觀和功能的設計,講時髦、注重豪華,忽視了文化特色,甚至采用“一個賓館一個池”、“眾人一池”的做法,將溫泉旅游建成了洗浴城。這種缺乏“以人為本”的開發理,不能滿足現代人對溫泉旅游產品的需求。
(三)溫泉營銷手段單一
隨著溫泉開發項目的日益增多,溫泉旅游產品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溫泉旅游產品采用多種營銷方式和手段,來提高溫泉旅游的知名度,建立品牌效應。但從實際上看,效果并不明顯。一些溫泉旅游產品在營銷時缺乏主題的建立,主題是溫泉產品特色的體現,是溫泉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溫泉產品在營銷時沒有對市場認真調查,沒有認真分析消費者的旅游需求,沒有鎖定對象來進行市場的推廣,大多數溫泉旅游依然是依靠媒體的報道或者給旅行社提成的方式來進行推廣,營銷手段和方法單一,滯后于現代旅游產品發展的需要。例如廣州從化溫泉曾經是我國溫泉旅游的行業翹楚,由于營銷不力、主題不突出,近年來已逐漸沉淪。
(四)溫泉旅游管理有待加強
我國溫泉旅游企業具有相對成熟的管理模式的不多,經營理念創新不夠,缺乏現代企業的管理機制,特別是涉及績效考評、激勵措施和人力資源管理的機制問題上科學性、實效性不強。同時在流程化管理、標準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方面運用不成熟。對于服務的規范化、人性化,溫泉的衛生、安全等問題的管理有待加強。除上述問題外,溫泉旅游開發中還表現出創新意識不夠、人才資源匱乏等問題。
四、結語
總之,由于我國的溫泉旅游起步晚,溫泉旅游開發過程中暴露出許多問題。今后,我們應該積極借鑒國外經驗,針對我國國情,開發適合國人的溫泉旅游產品。就時間而言,應重點發展1~3天和4天以上的溫泉旅游產品。就空間而言,由于我國尚處溫泉旅游的起步階段,要考慮我國居民的低消費、短假期的特點,應將溫泉旅游地重點建立在城郊或環城線上。對于吸引大尺度的溫泉旅游產品應重點突破。集中有限的資金、資源,建設少量規模大、綜合性強、消費檔次高的產品。
上一條:山區找地下水基本方法探討
下一條:灌注樁如何確保成樁質量? |
返回列表 |
友情鏈接 :